外骨骼康復機器人,助推康復行業向智能化邁進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疾病結構的變化,康復醫療的需求在全球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態勢。

腦卒中群體:以腦卒中為代表的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數量持續攀升,我國擁有龐大的神經康復市場,隨著社會老齡化和城市化進程加速,康復醫療服務需求將持續增加。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腦卒中患病人數已達1600萬人以上,并呈現發病率逐年提高、患者年輕化的趨勢。神經系統疾病發病率持續增長的趨勢決定了康復治療在神經康復中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剛性康復醫療需求將持續上升。
殘疾人群體: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調查結果數據顯示,1987年我國各類殘疾人總數約5164萬人,到2010年末已達8502萬人,預計2020年我國殘疾人數突破1億。據《2019年殘疾人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得到基本康復服務的持證殘疾人及殘疾兒童為1043萬,只有不到10%的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復服務。
老年人群體:李克強總理于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表示,中國的老齡人口已經有兩億六千萬,老齡產業也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朝陽產業,它帶來了多樣化的需求。人口老齡化的速度遠比本次人口普查所顯示的速度要快,有學者估計,到2030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數量將達到3.71億,2050年將達到4.83億。老年人多有肌肉逐漸衰減或者是骨骼肌逐漸減少,肌力逐年下降,這會導致老年人的活動能力降低,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康復服務的供給缺口持續存在
面對急劇上升的康復需求,國內現有綜合醫院康復中心、康復專科醫院、設備、治療師都出現了大量的缺口。
康復專科醫院數量有限,公立機構增長緩慢。目前在我國三級醫療康復體系中,康復醫療資源主要為疾病急性期患者服務,也就是集中在三級綜合醫院。據衛健委發布的《2020 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顯示,2019年,全國康復醫院數量為706家,與綜合醫院19963家的數量相比,僅為其3.5%左右,遠不能滿足人民的康復需求,存在巨大缺口。我國康復醫院人員總數及其中的衛生技術人員數量絕對值顯著上升,但仍為相對弱勢學科。
康復機器人助力康復產業發展
康復機器人更加適合進行簡單而重復性的工作任務,且一致性更強,更有助于提高康復訓練效率,同時減輕治療師工作強度,有助于實現康復治療過程的標準化,并能夠緩解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康復機器人的應用能夠推進康復醫學加速實現智能化、精準化康復,助推康復醫療行業的發展與進步。
針對龐大的市場需求,邁步機器人團隊針對不同的細分場景研發了數款康復外骨骼機器人。
1.下肢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BEAR-H系列
主要用于腦卒中等導致下肢運動功能障礙者進行康復訓練。此機器人首創采用柔性驅動器作為動力輸出,力控更精準。擁有主/被動式訓練模式,用戶自主進行行走訓練,穿戴舒適,康復效果更佳。

2.助行機器人MAX系列
可以為老年人的出行及康復訓練提供助力。產品廣泛適用于下肢機能衰退的老年人和偏癱用戶,針對不同人群有相應的功能模式,目前產品已獲批上市認證。

3.手部康復外骨骼機器人
采用柔性驅動器作為動力輸出,能夠實現主/被動式康復訓練。實時反饋手指關節的角度、力信息,使得創傷手指恢復運動更加安全有效,有效解決手部訓練高強度、規律性的難題。

4.下肢外骨骼康復機器人BEAR-A系列
主要為下肢運動功能障礙者提供康復訓練。通過對用戶髖、膝關節提供助力完成康復訓練,改善用戶身體機能,防止壓瘡、改善心肺功能、防止肌肉萎縮。

當下康復機器人快速發展正在改變整個康復行業,尤其是外骨骼康復機器人近年發展迅猛。外骨骼康復機器人智能化水平較高,憑借其優勢與特性,將康復治療標準化,可以為基層和社區的康復服務賦能,實現醫療資源的有效覆蓋。
Comments are closed.